用户名: 密码: 记住
背景色:前景色:字体:[很小较小中等较大很大]
第387章 公报体系和国家认同
作者:稚嫩小菠萝      更新:2024-11-03 23:02      字数:2145
  第387章 公报体系和国家认同
  哒哒马蹄声带起阵阵尘土,穿着无袖罩袍扛着锄头的乡民们纷纷抬头。
  几道残影飞快地从眼前冲过,装着浆糊的小桶撞击着马鞍,洒落了不少到地上。
  那是两名戴着蓝折帽,披着短披风的宪兵,他们骑在两匹快马背上,在土路上飞驰而过。
  “贴公报了,快快快,走快点。”
  一见到这场景,那些原先还在慢悠悠前行的乡民们马上加快了步伐,追着马匹扬起的灰尘而去。
  自从救世军入驻库什领以来,公报已经成为了乡民们的生活必需品。
  为了防止公报被雨水打湿,绝大多数的百户区都会在公报栏上多建一个小亭子或木棚,专门用来挡雨。
  一般来说,这种公报含有三种内容。
  第一种是库什领的新闻,例如打了胜仗,颁布了什么政策或法律,嘉奖了什么人。
  第二种则是霍恩的文章寓言或者教会笑话,前者是为了建构救世军政权的合理性与合法性,后者是为了解构帝国教会的合理性与合法性。
  第三种则是当前的物价以及招工信息,例如蜂窝煤、砂浆和家具价格,例如某某工坊正在招劳工等等。
  很多时候,这些乡民都是不太敢出远门的,尤其是这一路的出行费用并不便宜,还有迷路的风险。
  所以他们大多都是每个月把想要的东西和百户长说好,然后根据公报的物价表找到百户长,预先支付货款。
  然后百户长每个月带着护教军到城里去集体采购,用马车统一运回来,能节省不少运输和交通费用。
  当然由于量比较大,同一个地区的很多百户长借此联合在一起,跟货商批发压价,和乡民提价,吃起了两头回扣。
  不过由于数目不大,而且大头都用来补贴了草料钱和护教军。
  所以留守贞德堡的马德兰等人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,基本就是不举不究。
  等以后局势好转了,道路修建好了,人手充足了,这部分职能就会从百户长们手中剥离出来。
  当乡民陆陆续续赶到公榜面前时,护教军队长就让护教军们维持起了秩序。
  护教军们手持长矛梭镖围成了一個半圆形,阻止乡民们靠得太近。
  时不时地,他们还要拿出棍棒去抽打那些小偷小摸的乡间无赖。
  要知道,这些护教军可是掌握了一部分执法权的,而且潜性地赋予了暴力执法的权利。
  意思就是护教军私刑处死流氓无赖,宪兵和守夜人是默许的。
  那些乡间的无赖混混集团在这半年里,要么被长矛戳死,要么就是被运到大泽乡挖泥煤或者疏通河道去了。
  姗姗来迟的百户长笑着站在公榜前面,清了清嗓子,大声地朗读起来:“……我军大胜,击败金河乡上万大军,魔鬼首领尼德萨尔身死,莫桑凯雷德伊斯(金河乡大主教)与泽拉肯不日将抵达贞德堡,由万民公审……”
  没等百户长说完,乡民们便发出一阵阵欢呼之声,他们扯开了领口的系绳,大声询问自家孩子在不在嘉奖名单内。
  在村庄的边缘,骑着小矮马路过的哈尔金露出了微笑,这样的场景从贞德堡出发时,他就见到了无数次。
  不过哈尔金却没有他们那么兴奋,因为早在两天前,他就已经得知消息了。大胜的消息,在一天半以后就从水路传到了贞德堡,再以贞德堡为中心,向周围的八个城镇散播。
  最后等到低级僧侣们抄写好了公报,然后由宪兵们发出的时候,都已经是三四天以后了。
  随着库什领百户区的数量增多,宪兵自然是不可能每个百户区都送到。
  所以很多时候,宪兵们都是只把公报张贴在主干道附近的百户区公榜。
  剩余的比较偏远的百户区,则由附近的护教军将公报接力式地传过去。
  这种十天半个月交流一次的频率和效率在后世的霍恩看来,实在是慢得离谱。
  可相对于别的上下不知的王国来说,大多数乡民都能知道霍恩是谁,今日的救世教皇国发生了哪些事情。
  正是有了这些公报,乡民们酒后饭后的家长里短就逐渐变成了对救世教皇国的键政吹比。
  就是在这些键政吹比中,乡民才会渐渐对“救世教皇国”这个想象的共同体产生认同感。
  毕竟如果连它是什么都不知道,更何谈认同呢?
  就像这次的黑山之战,如果还在库什公爵达内的治下,估计要到一个月甚至半年后才会有消息。
  对于原本的乡民们来说,那更是“这和我收入三千磅有什么关系?”
  但对于现在的乡民们来说,他们有子弟亲友在救世军中服役,购买了圣战债券,甚至有的还向救世军捐赠了粮食。
  这一仗的胜利,与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,所以这一仗他们是与有荣焉的,甚至可以说这一仗他们也有功劳。
  阿尔芒的文章“胜利是属于所有救世教皇国修士们的!”更是肯定了这一点。
  从这个角度上来说,金河乡的贵族们输得不冤。
  他们只是以自己和自己的家族单薄的势力来对抗一整个救世教皇国。
  不过,为了发布这些公报,救世军付出了不少的代价。
  这一份公报最多不会超过五百词,可还是不得不浪费了大量的人手在临时抄写和刻印上。
  所以在霍恩的建议下,救世军政府试图将活字印刷的工艺技术给鼓捣出来,解放更多的人手,顺带还能进一步拓宽市场。
  按照圣孙一个月之前写的《1446年交通建设与邮政备忘录(第三版)》中的里程碑,他们将在两年内完成主干道的砂浆混凝土硬化。
  到那个时候,邮车与公共马车将会开始运行。
  如果情况允许的话,甚至可以在马约矿山和灰炉镇之间修建一条有轨马车。
  等道路完成了硬化,哈尔金去灰炉镇拜访老爹就不用再这么长的时间了。
  从灰尘仆仆的土路继续向前,哈尔金等人没走多久,便看到了灰炉镇城墙上那猎猎飘扬的黑红双色旗帜。
  (本章完)